【 第254期 】「數位與設計」-卓越大師系列講座內容精彩,獲師生熱烈好評

(數位多媒體設計系訊)

由本校規劃與設計學院長林珮淳博士策畫,數位多媒體設計系吳冠雄助理教授籌辦,為啟發全校各系同學對各藝術創作領域的暸解,激發藝術設計與創意產業的興趣,以建立規劃與設計學院同學學習思維,至10月24日止已於格致樓909國際會議廳熱烈舉辦了4場極獲師生好評的精采講座,並免費開放各界人士參與。

第二場講座大師邱誌勇老師與林院長及中科大師生合影


數位與設計卓越大師系列講座於926日熱烈展開

講座邀集國內外藝術創作與設計領域極具代表性的13位頂尖大師共同合作,進行為期13週的「數位與設計」卓越大師系列講座,目前已成功邀請前工研院創意中心創意總監吳淑敏老師、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文化與創意學部院長邱誌勇老師、喜恩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惠婷老師、台灣原創3D立體動畫電影電影導演楊仁賢先生四位大師蒞校,以科技藝術、城市設計、公共藝術、原創電影創作等四個不同設計面向開講,吸引了全校超過1600位師生進場聆聽,豐富多元的講演內容與大師風采並獲得熱烈迴響與好評,並受中時電子報、校園Campus等媒體報導。


本校數位與設計卓越大師講座受到中時電子報專門報導
卓越講座現場學生專注聆聽
格致樓國際會議廳「在渾沌中創新」講座現場1
格致樓國際會議廳「在渾沌中創新」講座現場2

講座內容向學生傳遞成功經驗中的核心精華,讓學生對於大師們的表現有更細緻、深入的理解,賦予學生豐富學習機會,及深入的交流學習,使學生在親炙大師風采,在其卓越風範的耳濡目染下,開闊廣達視野,提升個人知識、作品與研究之眼界,強化創意思維與內涵、拓展專業領域,​未來畢業也因這些大師能有更多的支援與選擇,期能在相關領域發光、發熱,正是卓越大師講座計畫的理念。

第二場講座大師邱誌勇老師與林院長及中科大師生合影
9/26第一場講座「在渾沌中創新」講者吳淑敏老師與林珮淳院長合影

第一場數位與設計大師講座是由吳淑敏老師以在渾沌中創新為講題進行分享。吳老師在科技藝術領域資歷豐富,曾任工研院創意中心創意總監/力和博原創坊創辦人、自由作家、藝術家。從科技傳播,到實務的科技與人文跨界創新,二十餘年專業養成。在台灣最重要的國家級研究機構工研院期間,2007年,她曾結合故宮博物院書法藝術和高科技的跨界創作,此互動藝術 “行氣”受邀多國展出,讓全球文化藝術界人士驚豔台灣的文化與科技實力;2013到2014之間,她擔任解密國家寶藏計畫創意總監,負責18家國家級研究機構間創新科技體驗與溝通設計。她寫科技史,曾是工研院重要史料出版總主筆/編編輯;她也寫台灣史,和姊姊一起透過口述歷史與文獻研究,挖掘並搶救日治時期拓南工業戰士的歷史。2014年,她以”創新心臟城巿”的建設藍圖,參選新竹巿巿長,希望喚起科技人對國家更大的抱負和承擔。

吳淑敏大師史書著作拓南少年史光碟介紹

此次講座主題為「在渾沌中創新」。在混沌中創新有什麼重要?吳老師表示所有品牌的挑戰,都是關於在浩瀚的世界中,被認識、被定位。從台灣製造到台灣創造,不只是產業的挑戰,更是關乎我們自己去重新定位自己、定義挑戰。從工研院創意中心及自己的實務經驗,來談關乎台灣創造國家產業轉型的創新。如果能把內部研究的科技做成體驗的方式,讓大眾都能體會到技術能運用到的發展性,會比埋沒在技術文件中的資料,更能被廣泛的融入到新的發明與提升眾人的日常生活,這是她所期望的。在科技的圈子裡很難做到所謂的藝術,但她就是想藉由兩者的結合來達到能展覽給眾人的一個管道。關於創新本身的行為在於在既有的框架中做出比原先更傑出的突破,而創新產物必定會與原先不同,而他與刻意創造差異化的不同在於,似乎有帶有一種能有較優秀的性質在裡面。在講述到設計、藝術、科學、工程這部分時,吳淑敏表示藝術跟科學互相比較好了解,設計則是跟工程,這突破了很多人的想法,通常大多數人認為,藝術與設計、科學與工程,應該更為近。

這場演講中,也為我們介紹了很多吳淑敏老師科技藝術創作作品,其中一件著名的作品是在故宮展出的互動藝術「行氣」,該件作品本身運用人的呼吸轉換為中國毛筆書法的書寫方式,結合「超寬頻(Ultra Wide Band)非接觸感測器」與台灣故宮博物院典藏的文墨瑰寶的數位電子藝術作品「行氣」,讓參與者用呼吸寫中國書法。,表現出華人文化中「氣」的不同層次與內涵。「行氣」不但在科技藝術界中,首創使用人體呼吸(頻率/振幅)與藝術互動;即便在超寬頻非接觸感測器技術的應用上,也突破傳統,拓展了UWB在國防與醫療以外的運用層面。國際研究主流分析人類情緒數據時,多聚焦在心跳與情緒的關聯,而「行氣」的作品更讓研究者開始發展有關呼吸與情緒的研究與討論。

結合「超寬頻非接觸感測器」與台灣故宮博物院文墨瑰寶的數位電子藝術作品「行氣」

演講過程中,吳淑敏老師也一再鼓勵我們,不要怕失敗,找尋自己的定位。沒有失敗就不會有成功。每一次的失敗,都離成功更進一步。

最後為我們整理出了幾項要點:找到自己的定位-了解所處的時代環境、從你的夢想,定義體挑戰、勇於開創自己的可能性、問好的問題比找答案重要、養成獨立思考、辨別並拒絕有毒的概念、你的價值要自己發揮、試著問自己可以為社會做什麼、不要怕失敗九項要點。使與會同學獲益良多,並於會後留下來包圍吳老師討論並留影,主動求知的好學精神已經在大師薰陶下開始發芽成長。透過吳淑敏老師精彩的演講與同學熱情的參與回應,為本次「數位與設計」--卓越大師系列講座,打造了一個成功的開始。

講座會後同學們包圍吳淑敏老師針對講座討論
10/03講座第二場「以設計改變社會:從數位設計迎向社會設計的發展」

10/03講座第二場「以設計改變社會:從數位設計迎向社會設計的發展」
時代的改變由工業大量生產進入少量個人化生產

講者邱誌勇老師曾任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文化與創意學部院長,畢業於美國俄亥俄大學跨科際藝術系博士,雙主修視覺藝術與電影,副修美學。學術專長為新媒體藝術美學與藝術評論、電影電視美學與科技文化研究。同時為台灣科技藝術學會秘書長、財團法人台北數位藝術基金會監事。擔任多屆台北數位藝術節策展顧問、評審團委員,數位藝術評論推動委員會委員。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曾獲第一屆與第二屆數位藝術評論入選獎(2007、2008)、並連續四年執行國科會研究計劃。擔任國立臺灣美術館「臺灣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維運案計劃主持人、第九屆台北數位藝術節策展籌備委員,以及《2014科技藝術展—奇幻視界》(國美館)策展人等策展經驗豐富。

此次演講主題是「以設計改變社會:從數位設計迎向社會設計的發展」。過去台灣大部分都是在代工與製造產業的時代,但換到這個時代時。我們的科技已經足以讓我們可以自己去設計自造出較個人化需求的產品與作品。最經典就3D printer的發明與應用,邱誌勇也向我們展示了關於3D printer目前已經可以在指定的區域建造房子,透過3台不同功能的泥漿打印機(環狀、垂直、地基)直接建造出房子。另外也展示到關於大型建築物模組化的觀念應用,案例中的大師們已經先將設計好的木房模型變成可拆化的組合零件,就像是小時候在玩的飛機木拼裝恐龍一樣的概念。一樣的概念卻已經可以變成結構穩固,居住舒服的科技木屋,裡面要考慮的實際因素很多很複雜。既然科技已經能做到,突然也覺得應用層面也變得更廣。

邱老師期許同學以設計改變世界

邱誌勇老師也提到另一個有趣的趨勢,就是「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大概理解的概念是利用大量的數據蒐集來統計出個人的偏好與習慣,比如7-11利用結帳時的統計分析,來了解各族群的消費偏好,加以調整暢銷商品,而更可怕的是如果未來導入人臉辨識的科技後,個人的消費習慣漸漸被透明與利於偏愛商品的推銷,個人隱私的部分也有待法律討論。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

他認為藝術不等於設計,設計是為了解決問題、並且用有創意的方式,完成人類的需求才研發出來的。有效用的設計,通常都是「跨界學科」創造出來的,「跨界學科」簡單講就是不同領域的人集合在一起,完成一個作品,比如:建築系、木工系、設計系,三個領域的人一同設計一棟房屋。邱誌勇老師說,他出國留學的科系就是跨界學科,他什麼資訊都來一點,十大藝術類群都會接觸到,歷史也會去讀,從歷史中找到靈感,你可以看到過往的設計都有它的原理存在。大學學知識是必要的,而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增廣人際,上大學除了讀書就是交朋友,朋友在未來的道路上,往往都能夠是支援你的好幫手。

10/17 講座第三場「城市的靈魂—公共藝術」

陳惠婷老師現任喜恩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負責人、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講師,曾經擔任教育部公共藝術審議委員、台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公共藝術簡訊總編輯、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投入公共藝術教育非常多年,不但著書,也承辦陸軍專校、高雄捷運紅線南段(計九個車站)、苗北藝文中心、國醫中心(三總內湖院區)、臺北捷運大安森林站等公共藝術大案,她在建築、地景及公共藝術的執行上皆有相當豐富的經歷與見解。

陳老師資歷豐富授課認真

此次演講內容主題為「​城市的靈魂—公共藝術」。陳惠婷老師講座中向同學介紹到很多關於公共藝術案例分享。包括了法院外象徵司法的公共藝術,還有傳播福音的蘭大衛公共藝術,還有關於各國的公共藝術的案例。其中彰化地方法院外的四項公共藝術,名叫「法之伸張」的系列作品。有個名為「不偏不倚」表現公平公正的類似陀螺的設計,除了在外觀上的造型好看之外,在設計理念裡面還有表達陀螺獨立運轉本身不偏不移的概念暗示。另有一件作品「法之清流」,設計者有在這件作品的單一元素上做一些暗示性的巧思,比如說其中一面牆就是用資料夾拼組出來的。他把整個設計變得像擺設家具的造型圍繞向中心,有點像想消除社會對於法院過於嚴肅的距離感,就像在家裡客廳去討論一個議題的感覺。

城市的靈魂—公共藝術
處處可見的公共藝術

還有老師也介紹了許多公共藝術,公共藝術不只是指在公園或捷運站內的雕塑品,街頭塗鴉也算在公共藝術內,像是畫在地面上的漁夫,他長長的釣魚線畫在道路的另一端釣上一條魚,或是在很多的房屋上畫上人的眼睛,就像眺望者遠方,甚至在郵筒下再做一個小小的人偶在寄信,或者是在大樹上加兩顆眼珠,就像這棵樹有生命一樣。

陳惠婷老師說:「公共藝術,就像城市的靈魂。」,比起平凡單調的房子,如果在牆壁上畫上設計,在日常生活中,也就可以將人一同帶往設計者的世界,走在路上,不會指單調的漫步,而是能一邊欣賞著作品去感受這個世界。

公共藝術不只是指在公園或捷運站內的雕塑品

10/24 講座第四場 「蛙導的動畫旅程」

講者蛙導楊仁賢從小就愛拿著筆到處塗鴉,一路畫了40餘年成為台灣資深動畫師。高中正式受到美術教育的薰陶,畢業後就開始參與迪士尼動畫電影製作,包括阿拉丁、獅子王、小美人魚等膾炙人口的動畫製作都曾出自他的畫筆,後來他大膽卸下迪士尼製作團隊璀璨光芒,轉往不同領域的工作,更回到學校繼續往上進修,奠定他日後說故事及數位動畫創作的專業基礎,至今已經累積十年以上豐富的原創 3D 立體動畫創作經驗,更是專業動畫製作人、導演及藝術指導。他創作出夢幻嘉年華、Bobo&Mimi及瑠公引水的故事等作品,不僅在國內拿下經濟部數位內容產品獎,更受到國際產業界的青睞,獲得日本數位領域產業協會院長獎殊榮,並獲邀入選過新加坡亞洲電視節亞洲動畫論壇。

曾經在中國科技大學數媒系任教的楊仁賢老師,演講開始從展示自己國中時保留到現在的三本老舊的美術課本開始,分享了自己跌宕起爐的藝術動畫生涯,代表作品桃蛙源記國內外上映時的心情起伏,與到最後在成功創造國內動畫片電影票房紀錄的精采過程。

楊導演各個時期動畫作品

楊仁賢老師的成名作品為「桃蛙源記」,這部作品歷經了6年才完成,它的起源很簡單,就只是小時候愛玩抓了蝌蚪,卻被老師叫去罰站的經歷而已,這個經歷在與他人的談話中意外開啟了創作的契機,而產生出了這部作品。原本不被看好的「桃蛙源記」在上映後總共在電影院待了80天,以一部動畫電影而言已經是傳奇,而後來在大陸以「青蛙總動員」的名稱上映,在兩個星期內足足票房共有1200萬的突破。​楊仁賢老師說,生活的每一滴都是創作的源頭,人生不用怕失敗。這次老師也跟我們分享了他人生的經歷,每當他盪到谷底的時候就會遇到一些契機可以使他再度飛翔,這讓他對於人生一直是保持著永不放棄的熱誠,即使遭遇了許多大起大落,他依然不斷向前行走,這是多少人都辦不到的事情,在走這行時很辛苦,沒有資金沒有人力就很難做出一支片子,有時候真的需要等待機會上門,但他還是在最低潮時沒有放棄,就算全身只剩一千多塊錢,讓人聽了都會開始思考是否換行,真的令人非常敬佩。

楊導演分享精采跌宕的動畫創作歷程

楊老師此次除了分享創作心得更帶來了最新原創的作品3D動畫電影「花帔與阿獺」,出於對於台灣土地的熱愛,楊導多次走訪金門馬祖大小島嶼,採集當地風情文物,以充滿代表性的建築風格與特有種海獺作為故事主角,製作出生動活潑造型可愛的童話幻想原創作品,在播映現場熱烈的掌聲中,再次證明楊導演大師的功力。

3D動畫電影「花帔與阿獺」

最後楊導演強調做一個創作家,不要成為沒有想法與創意的畫匠,台灣過去盛行的代工產業,造就現在大多數人,別人說什麼就做什麼的工匠而非藝術家、創作者,實在很可惜,更透過自身經歷與行動鼓勵中科大學生成為創作家不要做一個工具人,活動在林珮淳院長致贈感謝函並與全體同學熱烈熱烈合影中成功圓滿結束。

楊仁賢導演會後與本校學生討論3D原創動畫電影創作歷程與方法

分享至 Google+

0 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