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93期 】建築系學生勇奪2025 DNA Paris Design Awards國際設計大獎4項Winner與3項Honorable Mention

(建築系訊)

建築系學生於2025年勇奪國際指標性設計競賽「DNA Paris Design Awards」多項殊榮,累計榮獲4項 Winner 大獎與3項 Honorable Mention 優選獎,展現本系學生在永續設計、空間創新與跨域實踐上的深厚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DNA Paris Design Awards 為歐洲極具指標性的設計競賽,評選涵蓋建築、景觀、產品與室內設計等多個領域,強調創意、功能與環境永續的整合思維,每年吸引來自全球眾多設計學院與專業團隊參與。建築系本次獲獎作品涵蓋建築、景觀、家具與照明設計等領域,學生團隊以災難應變、海洋復育、生態共生與在地文化為核心發想,提出兼具前瞻性與社會關懷的創新設計提案,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

本次建築系共有五件學生作品入選得獎,其中《Transparent Living》與《From Ocean to Ocean – Innovative Algae Technology for Sustainable Coexistence》共獲4項 Winner 大獎,涵蓋「旅館建築設計類」、「災難快速部署住宅與自主永續建築設計類」、「綠建築設計類」與「景觀永續發展設計類」等議題。另有三件作品於「公共建築」、「家具設計」、「景觀永續」等類別榮獲 Honorable Mention 肯定。

規劃與設計學院院長兼建築系主任湯潔新教授表示:「我們鼓勵學生跳脫傳統框架,將創意與環境責任結合,參與國際競賽正是提升視野與設計成熟度的重要過程。這次的成果顯示,學生不僅具備創新思維,更能精準掌握時代脈動,展現臺灣建築教育的國際實力。」

本次五件獲獎作品,皆由紀昊昀老師擔任指導,他長期關注設計教育如何回應真實世界的挑戰,致力於引導學生以具體設計行動回應當代社會與環境議題。他分享道:「這些作品不只是設計,更是一種與世界對話的方式。學生從問題定義到空間轉譯,展現了很強的理解力與創造力。我所做的,就是協助他們找到發聲的位置,並讓設計成為清晰的語言。」

本次建築系學生於國際競賽中的傑出表現,不僅展現了臺灣年輕設計世代在永續建築、空間創新與全球議題中的積極實踐,也驗證本系長期推動「以設計力參與國際對話」的教育方向正確。未來,系上將持續強化專業表達、永續思維與全球參與三者並進的培育策略,讓學生的作品與聲音,在世界舞台持續發光。

作品《From Ocean to Ocean – Innovative Algae Technology for Sustainable Coexistence》

作品《Pause and Flow: Variations of Nature and Humanity》

分享至 Google+

0 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