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35期 】藝術小百科 音樂篇 解開古典音樂的密碼(五)

(通識中心訊)

你想知道古典音樂中,除了速度,節奏,旋律,和聲外,還有哪些密碼嗎?以及,哪些古典樂曲是容易入門的經典款嗎?

上次的音樂小百科提到,聆聽古典音樂時,重要的密碼有速度對比、節奏(聽覺規律性呈現在音樂中的律動感)、旋律(聲音的高低起伏),以及和聲(展現更豐富的聲音效果)。今天,我們來談如何聆聽,才最能掌握音樂邏輯發展的密碼:曲式。

密碼五曲式(一) 一段式,二段式

在西洋音樂發展中,主流作曲家們,在創作時,幾乎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架構出音樂該如何從樂段中的主題,一步一步發展,營造出樂曲高潮,如何轉調,到最後如何結束。這種完整的樂曲形式就是:曲式。這是西洋古典音樂很重要的特色。這和中國音樂不常有固定形式,多數只是隨興或隨歌詞詞牌發展的音樂特色非常不同。

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之前的西洋音樂,多數是簡單的地方民歌,旋律線條簡單,長度不長,所以很多歌曲只需要一個段落就可以完成,這種音樂就是曲式當中的精簡版:一段式(代號A)。一段式音樂在古典後期,被德國作曲家舒伯特(Schubert)發揚光大,他寫出很多藝術歌曲,很多是一段式。著名的「野玫瑰」,即是一例(圖一,以及以下經典入門款的樂曲簡介之一段式)。用一段式的相同旋律,反覆唱出不同歌詞。

到了16,17世紀,慢慢地經過時間發展,作曲家有更多的心中的美好音樂想抒發,長度越寫越長,兩段式(代號AB)就因應而生了。代號B的段落,通常指的是和A段截然不同的段落,通常比A段發展更多,也更戲劇化,通常是樂曲的高潮所在。「綠袖子」這首膾炙人口的英國民謠,即是二段式樂曲(請聽以下經典入門款的樂曲簡介之二段式)。事實上,各位在台灣唱的流行歌曲,很多都是擷取這種兩段式的曲式,B段就是大家熟悉的副歌段落,音樂發展至此,充滿張力,所以,這常常是情緒與旋律都比A段高亢,而且是大家最能琅琅上口,哼上幾句的片段。

經典入門款的樂曲簡介 一段式 

舒伯特(1797-1828) 藝術歌曲「野玫瑰」
Shubert: HeidenRöslein

德國詩人歌德在1771寫出這首詩後,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將其譜成這首膾炙人口的一段式(A)作品,歌詞一共有三段,但三段歌詞所用的旋律卻是完全相同的,這便是典型的一段式。(圖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rSIXRWtcec

經典入門款的樂曲簡介 二段式

佛漢‧威廉斯(1872-1958)「英國民謠綠袖子幻想曲」

Ralph Vaughan Williams: Fantasy on Greensleeves 

這首著名的16世紀英國民謠,真實作者已不可考,十九世紀英國作曲家佛漢‧威廉斯將這首優美風格的兩段式(AB)樂曲,譜成管弦樂作品。在管絃樂豐富優美的音色中,更明白顯現出第二樂段(B)較第一樂段(A)更富有抒情性與戲劇張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us8hx63Hso

李慧玫—通識中心副教授

舒伯特一段式作品「野玫瑰」第一頁

舒伯特一段式作品「野玫瑰」第二頁
分享至 Google+

0 意見 :